马伯庸与读者交流。 (外图厦门书城 供图)
(资料图片)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电视剧海报
3月26日的厦门,风雨挡不住热情的读者来见马伯庸。400人报告厅座无虚席,有人为了抢占前排席位早早等候签到,有读者特地穿了汉服,还有读者拖着行李箱赶来——里头装了30多本马伯庸的著作。
马伯庸在厦门度过了忙碌的一天——上午他到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,为读者带来一场讲座,下午携作品《长安的荔枝》走进外图厦门书城与读者展开交流。
作为一名作家,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、朱自清散文奖、茅盾新人奖得主 。他的历史小说近年来更是影视改编的热门—— 《古董局中局》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 等先后被改编成影视剧,引发热潮。
写作有何秘诀?马伯庸慷慨分享自己的经验。
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?
“有生活才能有作品,枯坐书斋写不出好作品”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这八个字在马伯庸看来是微言大义。
每到一个地方他总喜欢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文化,深入当地人的生活,在厦门也不例外。例如,他观察到了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周边的嘉庚建筑,这令他印象深刻。“有生活才能有作品。一定要经常去各地走一走,多接触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,天天枯坐书斋是写不出好作品的。”他也将这种观念带到对孩子的写作教育上。平时,他会有意带孩子去体验、观察生活。马伯庸指出,“很多时候我们写不出好文章,不是因为我们文笔不好,而是因为我们生活经验太少。这种东西不是能教出来、背出来的。”
没有灵感怎么办?
“没灵感说明时候未到,重要的是日常积累”
马伯庸有自己的几个习惯。一是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写4000字。二是不论多忙,每天抽出15-30分钟看书——不是看娱乐性小说,而是特别枯燥、一般人看不下去的史料。当天来到厦门,他读的是湖南湘西明清时期铁矿冶炼的资料。马伯庸说:“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一件事,哪怕很小的一件事,坚持一年,一定能有回报。”
而坚持,也是写作的秘诀。马伯庸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风起陇西》,是2004年写毕业论文时的“顺手之作”,他坦言自己最初是为了逃避写毕业论文的痛苦,抽空就写小说。大学毕业后,他入职施耐德,做过销售、商务、会务等工作。工作之余他仍笔耕不辍。出色的文字功底也成了他在职场中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,他很自信地说:“我在公司不会被裁员。”
马伯庸表示,写作是一个“熟练动作”,几天不写,再下笔就会变得生涩,对文字的敏锐度就会降低。他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,名字叫“坑”。一有灵感,他就会新建一个文档记录下来,存进“坑”里,有时间再来慢慢“填坑”。
但如果没有灵感怎么办?马伯庸回答,没灵感说明时候未到,重要的是日常积累。《长安的荔枝》,他只花了11天写就,写作过程他甚至进入一种“心流”的状态,他形容——“完全控制不住,一气呵成、废寝忘食就写完了。”他将此归结于是厚积薄发的结果:此前在写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时,就已积攒了许多关于唐代生活细节的知识,因此,完成《长安的荔枝》自然水到渠成。“灵感建立在大量的调研、阅读基础之上,当你积累足够多的时候,一定会迸发出灵感。”
如何高效阅读?
“每次读书只集中一点,再逐一击破”
写历史小说,不可避免要大量阅读史书、史料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。面对浩如烟海的史书,如何高效阅读?他分享了苏轼的“八面受敌读书法”。何为“八面”?指的是书中各个方面的内容。“八面受敌”可以理解为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专攻研读。马伯庸说,每次读书前先设定一个目标、带着一个问题,再一遍一遍反复地读。“人的精力有限,每次读书想要获取的东西不要贪多,每次只集中一点,再逐一击破。否则读完这本书,你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了。”
【链接】
马伯庸眼中的厦门:
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
马伯庸说,自己上一次来厦门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。他开玩笑说:“这次特地跟出版社申请来福建逛一逛,主要是想吃点好吃的。”
在厦门的历史发展长河中,让马伯庸尤为佩服的是同安籍、北宋科学家苏颂,“他在科技领域的创造,在中国中古时期是绝无仅有的。”马伯庸眼里的厦门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。他认为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苏颂身上的气质与厦门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,“既有传统士大夫的特质,同时具备现代意识的科学钻研精神。”
如果以厦门为背景,创作一部小说,会写些什么?马伯庸说,可能会以“经商”或“海商”为主题,将厦门与泉州并置一起,书写当年的人们是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活动的,反映其开拓进取的精神。
(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李颖 林玉招)